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荀玉根:出口的行業分化加劇 2022-02-09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new.qq.com/omn/20220123/20220123A07HBL00.html"

來源:股市荀策作者:荀玉根、吳信坤、楊錦(荀玉根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核心結論:防疫物資和機電設備先后發力,推動我國疫后出口強勢;22年全球生產恢復、美歐設備需求向上、美國耐用品消費趨弱等因素或將影響我國出口。我國制造業優勢疊加美歐設備需求增加,機電(電力設備)、運輸設備(車輛)出口韌性較強。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疫情受益出口或遇冷,醫療器械、消費電子海外營收將受影響。出口的行業分化加劇最新出口數據顯示,21年我國出口金額達33640億美元,較20年增長29.9%,錄得2010年以來的最高增速,是21年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那么22年出口是否還會延續如此強勢的表現?我們結合疫情以來我國的出口結構,從供給和需求側展望影響22年出口的重要因素,分析22年中哪些領域將受損或受益。1.疫情背景下我國出口的國際地位我國出口規模已經全球領先,出口結構正經歷由大到強的轉變。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我國通過外匯改革全面實施出口導向政策,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優勢,用凈出口需求彌補國內消費需求的不足,以拉動經濟增長。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下,我國出口貿易快速發展,并在2001年“入世”之后進一步加速。我國出口金額從1990年的620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33640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13.7%,而1990-2020年間世界貨物出口金額年復合增長率僅為5.5%,我國占世界貨物出口總額的比重也從1990年的1.8%提升至2020年的14.7%,目前已是世界第一大貨物出口國。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目標從追求“量”轉變為“質”,在此背景下,我國出口結構也逐漸發生變化。根據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ITC),可將出口商品分為初級產品和工業制品,我們可以發現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在我國商品出口中所占比重逐年減小,從2000年的10.2%降低至2020年的4.5%,附加值較高的工業制品所占比重持續上升。我們計算工業制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該商品的凈出口該商品進出口總額,大于0表明有比較優勢)可以發現,我國工業制品的國際競爭力正不斷增強,從2000年的0.11上升至2020年的0.28。此外,我國出口結構的變化還體現在高技術產品貿易的飛速發展上。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額從2004年的1654億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7762億美元,期間年復合增速達10%。從企業類型來看,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中,外商獨資企業所占份額最大,但國有企業和以私營企業為主的其他類型企業所占份額正持續提升,從2003年的16.7%升至2018年的34.7%。疫情以來我國出口持續超預期。20年初的新冠疫情對全球貿易造成嚴重打擊,全球貨物貿易金額較2019年縮水7.4%。但疫情以來我國出口持續維持強勢,2020年,我國貨物出口金額達2.6萬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3.6%,占世界貨物出口的份額也從疫情前的12-13%上升至20年的14.7%。進入21年,我國出口強勢延續全年,21年出口金額達33640億美元,較20年增長29.9%,錄得2010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全年貿易順差達6764億元,創歷史新高。疫情以來我國出口持續超預期得益于我國的快速復工復產,國內外疫情和復工復產的時間差為我國的出口創造了重要的時間窗口。同時,當疫情破壞全球大部分國家的生產供給能力時,我國產業鏈的穩定性和完整性的優勢顯現,承擔起了全球供應中心的角色。我國完善的產業鏈在海外供給中斷的背景下替代了很大一部分發達國家地區的出口份額,我國20年出口份額較19年上升1.6個百分點,而美國20年出口份額較19年下降0.51個百分點、英國下降0.17個百分點、印度下降0.13個百分點。并且多數世界主要經濟體對中國的進口依賴度都有所提升,20年-21年11月,日本進口中來自中國的比例為25.0%,較19年的23.4%有所上升;20年-21年10月,德國進口中來自中國的比例為11.5%,較19年的10.0%也有所上升。疫情以來我國出口維持強勢,接下來我們分別從商品類別和量價角度看20年和21年我國的出口具體特征。2020年防疫和高端制造出口高增,我國出口貢獻以數量為主。20年我國機電設備、紡織制品和雜項制品出口占比較大且份額提升較多:20年機電設備、紡織制品和雜項制品出口占我國總出口比重分別為43.6%、10.4%、7.2%;我國機電設備出口占全球主要經濟體(包括美國、歐盟、日本、墨西哥、印度、加拿大,下同)出口的份額較19年提升3.3個百分點,紡織制品提升3.6個百分點,雜項制品提升3.6個百分點。我們認為這是由于紡織制品中的防疫物資、雜項制品中的居家用品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疫情,出口增速提升明顯:例如紡織紗線2020年出口金額同比增速為28%,體育用品為41%。此外,全球產業鏈陷于困境之中時,我國機電設備中的高端裝備制造產品出口增速同樣亮眼,如風力發電機組為16.9%,集成電路為14.8%,均高于20年我國整體出口增速的3.6%。從量價角度看,我們使用出口價格指數、數量指數、價值指數來分析出口的量價變動或貢獻度,我們可以發現我國20年出口表現強勁主要由于出口數量快速增長:20年12月我國出口金額增長中,來自出口數量增長貢獻為94.5%。21年機電和運輸設備出口高增,我國出口貢獻逐步轉為價格驅動。進入21年,全球供應鏈問題仍未有效緩解,上游環節存在產能不足的問題、中游受困于港口擁堵和集裝箱運力短缺,運輸能力受挫。在此背景下,全球運輸設備和機電設備的需求增速較高,21年1-10月全球主要經濟體運輸設備(除中國外)的進口增速15%、機電設備的增速為19%。全球需求拉動下我國運輸設備、機電設備的出口保持高增,份額提升較為明顯,21年1-10月我國運輸設備出口份額較20年提升3.6個百分點,機電設備提升2.1個百分點,運輸類和機電類產品出口持續高增速,如21年1-11月集裝箱出口金額累計同比增速達245%,汽車和汽車底盤達124%。此外,21年全球新能源車步入高景氣,我國新能源類產品出口增速較高,21年1-11月電動載人汽車出口金額累計同比增速達253%。從量價來看,由于全球供應鏈短缺,全球商品價格都出現明顯上漲,21年價格對出口的貢獻度顯著提升,截至21年11月,我國出口金額增長中,來自出口價格增長貢獻為45.2%。2.從供需看影響我國22年出口的因素疫情以來,20、21年我國出口維持強勢,而22年我國出口將如何?接下來我們分別從供給和需求兩個維度出發,尋找22年可能對于我國出口造成影響的一些線索。從供給端看,美歐和東南亞生產修復進度、全球港口擁堵和運力短缺等因素是影響22年我國出口的重要因素。22年美歐和東南亞生產或將逐步恢復,但疫情擾動仍不可忽視。12月以來新毒株Omicron在全球繼續傳播,已經成為英美法等國主要感染病毒,但研究表明感染者多為輕癥,重癥和死亡相對較低,第三針仍能提供有效保護,全球死亡病例數并未隨著感染激增而大幅惡化。雖然疫情影響仍在持續,但隨著疫苗接種、防疫經驗的積累,22年疫情對于海外生產的沖擊或將逐步減弱。從新冠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可以看出,隨著疫苗接種率的提高,全球新增死亡病例峰值正逐步降低。目前美歐、東南亞疫苗接種情況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馬來西亞、德國等國疫苗完全接種率已經超過70%。隨著疫苗接種率提高,疫情對生產的影響逐漸減弱,美歐和東南亞的供應鏈正逐步好轉:美國10月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回升至77.3%,歐元區19國11月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為82.7%,均已接近疫情前水平;11月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工業生產指數分別為124.9和122.2,均已高于疫情前水平。美歐和東南亞生產的逐步復蘇,或對我國的商品出口產生替代。但病毒突變路徑及影響仍存在極大不確定性,仍需持續關注疫情對全球生產的影響。困擾全球供應鏈的港口擁堵、運力不足等問題正在緩解。港口擁堵方面,根據新華網,21年10月13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洛杉磯港與長灘港已轉為“7天24小時”作業模式,加速處理積壓港口貨品,緩解美國國內供給壓力。近期美國港口擁堵情況略有緩解,洛杉磯港等待進港的船只從11月初的44艘降至12月以來的個位數,平均等靠時間也從12月以來的20天左右小幅下降至1月13日的17.6天。運力不足的問題或還將持續困擾全球供應鏈,但隨著美國圣誕假期過去,消費需求下降,全球海運運費已經有所回落,上海-洛杉磯的集裝箱船運費從21年9月的12424美元40FT降至今年1月6日的10520美元40FT。我國的制造業優勢正從低端走向高端。我國制造業基礎扎實雄厚,在產業門類、勞動生產率、經濟結構和配套基礎設施等方面比較優勢顯著,是全球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疊加我國人才紅利正崛起,2020年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比已達15%,普通高校畢業生數為870萬人,STEM專業占比達62%,科學家與工程師人數已從2003年的62萬人升至2018年的110萬人,工程師紅利將逐步顯現,助力我國制造業優勢從低端走向高端。近年來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全部出口金額的比重已經達到30%,21年集成電路出口金額增速達到了30.9%,占出口金額的比重從2016年的3.0%上升至21年的4.6%。隨著我國制造業優勢從低端走向高端,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韌性將持續。

關鍵字標籤:工業用石英管
桃園市區上的一家美食餐廳,餐廳內使用百萬裝潢,打造出高貴氣氛。
多位專業主廚提供美食料理,有義式料理、法式料理、中式料理、美式料理等。
使用新鮮高級的食材,加上用心做出來的料理肯定好吃,歡迎來電預約。